android微信小程序功能和Android有什么区别 安卓的小程序不如ios好用

➢ 小程序

小程序是一种用户只需要扫描二维码或搜一搜即可打开应用,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手机“应用”。是基于统一框架进行的,框架提供了标准界面模板,通过提供本地的供5上的调用,但运行比5更顺畅。

下面列出小程序明显的几点优缺点。

小程序的优点:

1.无需下载安装,无需注册,即开即用,用完就走,不占用手机内存,省流量,省安装时间;

2.打开速度比5还快,体验上接近原生;

3.跨越安卓和苹果平台,成本比低,可以将更多财力、人力、精力放在产品运营和内容本身;

4.安卓手机可以直接添加手机桌面,看上去和差不多;

5.相较于各种,微信小程序和操作流程会更统一,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6.相较于原生,推广更简单,更省成本。

小程序的缺点:

1.只能分享给群、朋友,不能分享到朋友圈;

2.二维码长按识别之后不能直接进入小程序,只能通过微信扫一扫才能进入到小程序;

3.没有推送()功能,不能给用户推送消息;

4.所能获取的用户数据非常有限,基本就是头像、昵称等,没有用户体系;

5.不需要注册,用完即走,没办法多任务处理;

6.不能做游戏;

7.小而美,做垂直,功能复杂度有限制。

➢ 原生

原生也称为 ,基于不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如、、,采用不同的语言和框架进行,该模式通常是由“服务器+客户端”两部分构成,应用所有的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均安装在手机终端上,才可以使用。

原生与小程序几点对比:

1)小程序比原生更简单,周期更短。小程序提供框架和,基于5进行,对接者现有的后台的用户数据,其难度相对较低。

2)小程序成本比原生更低。原生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

3)小程序可以满足一些简单的基础应用,低频次及偏向于线下和场景生活服务类的轻应用,餐饮、快递等行业其受欢迎程度高。而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计算的功能类应用,如图片处理或文档编辑,小程序是无法满足的,只能用原生或者去实现。

4)原生的、可以设计得更加人性化,更绚丽,功能的完善完全取决于者的想象力和技术实力。对系统接口的调用更为简单,一些功能比如(增强现实技术)、识别等功能,能够在交互、视觉等用户体验上满足用户高要求。对于更丰富、更细化、更个性化的功能,是需要更大容量实现,这就需要在上去承载,而小程序作为轻量级应用是无法满足的。

5)原生应用可以在 、市场、360手机助手、百度应用、安全管家等应用市场进行下载安装。微信小程序,只能通过二维码或搜索小程序的名称,以及微信群或好友分享获取应用;另外微信公众关联了小程序,那么在公众的介绍页面,才会出现一个相关小程序的模块。只要点击相应的图标,就能轻松打开。

6)安装流程,小程序更简单。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需要扫码或者搜索进行下载并安装后才可以使用。

7)原生安装在手机上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且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其占用的资源也会更多。而微信小程序无须下载,其内容和功能都不占用手机内存;但微信本身比较臃肿,好友会话、群消息、朋友圈等功能堆积会占用大量的手机内存容量。

8)功能扩展性,更强。

9)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做兼容性的,且需要用户自行升级。小程序运行于微信平台,大部分的维护工作由腾讯完成,其维护成本、周期和流程简单,更新也主要在微信后端完成,不存在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兼容方面的问题。

10)用户忠诚度更高,因为内容全面,用户主动选择,获取门槛高,二次消费门槛很低。小程序的内容碎片化,用户被动接受,用完就退出程序,虽然首次消费门槛低,但后续消费门槛无法降低,用户由于难以找到小程序而选择放弃。

11)小程序只是简化版的,并不能涵盖的全部内容。微信对小程序的内存大小限制在2,只能保存最基础的功能。更适合高频场景的服务,天然具备发展成生态的潜力,可以自成一套生态体系。即使小程序在用户体验上大大增强,这些也只是增量,还是主要的阵地。

12)小程序由于微信本身的传播能力和获客能力,可以让互联网创业减少试错成本,提高产品的成功率。但微信缺少小程序的展示位,小程序难以获得好的位置资源,对于初创品牌来说如何让用户搜索到并引导用户点击前往是一大难题。

也就是我们说的5 ,是一种框架型模式。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该模式通常由“5云网站+应用客户端”两部分构成,应用客户端只需安装应用的框架部分,应用所有界面都是通过5去实现,每次打开的时候,都是去云端获取数据呈现给手机用户。

与小程序几点对比:

1)运行环境的不同。5的运行环境是浏览器,包括,而微信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并非完整的浏览器。小程序的过程中会用到5相关的技术(并非全部),最后的发布上线需要微信审核,微信在不更新自身软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小程序更新到自身软件内,这就联想到了 框架,并且已经有者在微信小程序的工具源码中发现使用了和库。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很有可能是微信团队基于浏览器内核完全重构的一个内置解析器,针对小程序专门做了优化,配合自己定义的语言标准,提升了小程序的性能。

2)成本不同。微信小程序的直接使用微信团队提供的工具,并规范了标准,将前端常见的、变成了自定义的、, 中标签,官方文档中也有明确的使用介绍,相信上手应该是非常容易的;、和文件中的写法稍有限制,但整体相差不多。在统一了这些标准之后,作为一个者,你会发现,自己只要专注写程序就可以了。并且在使用一些时,不用再去顾虑浏览器兼容性,不用担心生产环境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奇妙,对一个5 ,除了要了解熟悉复杂的工具(、、等),还要学习前端框架(、、、等)、模块管理工具(、等)、任务管理工具(、等),小到库选择、接口调用工具(、 等)、浏览器兼容性等都要我们一一考略,尽管这些工具可定制化非常高,并且提高了者的效率,但我相信项目的配置工作已经消耗了不少精力。项目中使用的各种外部库、各种工具的版本迭代、版本升级所产生的成本应该也不低。可见微信小程序的成本确实相比以往的低很多。

3)获取系统级权限的不同。微信小程序相对于5 应用能获得更多的系统权限,比如网络通信状态、数据缓存能力等,这些系统级权限都可以和微信小程序无缝衔接,也就是官方宣称的拥有 的流畅性能,而这一点恰巧是5 应用经常被诟病的地方,这也是5的大多应用场景被定位在业务逻辑简单、功能单一的原因。

4)运行流畅度,无论对于用户还是者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感受。5应用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或者丰富的页面交互时,体验总是不尽人意,需要不断地对项目进行优化来提升用户体验。但是由于微信小程序运行环境,尽管同样用++去,但配合微信的解析器最终渲染出来的是原生组件的效果,自然体验上更流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