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后台体验分享
最近,我们团队有幸第一时间获得了微信小程序的内测资格,并顺利完成了身份验证,成功进入了小程序的后台。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体验的感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程序后台首页(内测版)
进入后台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小程序的后台首页。虽然界面看起来有些复杂,但经过一番摸索,我们还是整理出了一些关键点,供大家参考。
小程序版本更新与审核
所有的小程序版本更新都需要在后台提交审核,微信会根据相应的规范决定是否通过。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应用市场上线的等待过程。不过,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在别人的平台上,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小程序的速度与流畅性
在微信服务中打开一个页面时,经常会觉得加载速度较慢,这直接影响了用户的转化率。而在小程序上,数据仍由自己的服务器控制,前端代码在微信上运行。微信通过自己的代码编译,优化了页面体验。虽然官方宣称的“不亚于原生应用的流畅体验”可能有些夸张,但整体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小程序的入口位置
近日,网上流传的小程序内测版视频显示,入口位于发现页的最底部操作栏。公众入口则在通讯录页面,展示的是你沉淀下来的关系,方便用户反复查看和交互。
小程序的接口与设计规范
微信已经放出了者文档,提供了从用户设备到手机的一些基础能力接口。此外,小程序的审核不仅包括程序的可用性,界面的美观和易用性也是重要考量。微信的交互设计师为此写了很多内容,虽然要求较低,但都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交互设计。
小程序的适用场景
小程序的审核制决定了它不会像公众那样,用户随时可见最新内容。因此,适合小程序的业务应该是精简且稳定的。小程序的入口决定了用户使用时的心态,往往是已经产生了某种需求或冲动,需要用服务来满足。因此,小程序更适合提供服务和聚焦结果的工具。
小程序与公众的结合
对于已经采用公众开展业务的朋友,小程序可以作为一个用户来源的渠道。用户通过搜索相应关键词找到业务,形成交易。这部分用户的需求通常较为精准且强烈,满足他们的方式应该是简单、直接地提供服务,然后恭送用户。而公众则是一个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提供高频及常规服务的地方。
总结
最后,我想说的是,别着急,有时候选择做不做比怎么做更重要。下次有机会,我可能会写一篇《有了小程序,为何你还要做公众》,谈谈小程序与公众的相爱相杀。如果感兴趣,记得点赞哦!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