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开发与架构搭建的全面解析

<!--94095877-->微信小程序框架与配置详解

  前两篇博文我们已经把一些简单且容易上手的“玩点”都体验了一遍。不过,这些简单的操作并不能真正登堂入室。想要深入理解微信小程序,我们还得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它的框架结构和运行原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微信小程序的框架构成。在微信小程序的官方文档中,框架结构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配置”部分。

一、框架与配置

1. 配置数据存储

  对于小程序来说,不仅需要配置一个整体的配置文件(通常存储在 .json 文件中),每个页面也需要单独的配置文件。因此,你会发现几乎每个页面都有一个对应的 .json 文件来存储该页面的配置数据。

2. 配置数据的含义

  在配置文件中,通常有两个主要部分:pageswindow。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和格式都不相同。

    pages:这里存储的是页面路径。简单来说,你创建了多少个页面,都需要在这里进行备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路径不需要写出文件的扩展名。如果某个页面没有在这里备案,程序可能就找不到它了。

      另外,这些路径的排列顺序也决定了页面的启动顺序。通常,排在第一行的路径就是默认的启动首页。你可以自己动手测试一下,看看把某个页面路径放在第一行是否会首先启动。

    window:这部分主要描述了一些全局的样式设置,比如导航栏的背景色、标题及标题颜色等。这些设置非常容易修改,而且一旦修改,就会对所有页面生效,而不仅仅是某个页面。因此,这些配置通常放在全局的 .json 文件中。

      你可以试着修改一下标题和背景色,看看效果如何。

二、运行与加载

  在微信小程序的文档中,运行加载方面的内容被称为“程序的生命周期”。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内容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和前面的配置框架一样,不仅有一个全局的运行加载控制,每个页面也有自己的运行加载控制,它们的名字都叫 Page

1. 全局运行加载控制

  在全局的 app.js 文件中,你会看到一个 App({}) 函数。这个函数是小程序的构造函数,没有它,整个小程序就无法运行。按照微信官方的说法,这个函数是小程序的构造函数,后面在页面调用时,就要依靠它来实例化小程序。

  简单来说,我们设计的小程序就像一个类,而 App({}) 就是这个类的构造函数。我们运行的小程序只是这个类的一个实例。

  在 App({}) 函数内部,还有一个 onLaunch 函数。它是在小程序启动时执行且只执行一次的函数。你可以在这里为小程序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果你没有什么需要运行的,也可以让它置空,什么都不写。

  在创建第一个小程序时,工具会自动生成一些代码,比如登录日志记录、登录及获取用户信息等。这些内容通常会在页面中被用到。

2. 页面运行加载控制

  和全局的构造函数一样,每个页面也有自己的构造函数。在每个页面的 Page({}) 函数中,你会看到一个 onLoad 函数。它和全局的 onLaunch 函数作用类似,都是在页面加载时执行。

  在页面构造函数中,你可以通过 this 来访问全局的 App({}) 实例,从而获取小程序的全局数据,比如用户信息等。

三、页面样式

  页面样式的控制主要分布在 .wxss.json 文件中。这些文件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如果你没有基础,可以先去学习一下相关的课程。如果你已经有基础,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过。

总结

  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微信小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至于具体某个函数的详细用法,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程序还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任何业务逻辑,也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接下来,我们将探索小程序在业务方面的实际应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