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聊天系统项目分享
最近几个月,我完成了一个智能聊天系统的小项目,涵盖了后端、微信小程序端和网页端三个子工程。这个项目不仅让我在编程技术上有所提升,还解决了我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使用智能聊天工具的需求。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项目的实现过程和经验。
为什么做这个项目?
大家都知道,智能聊天工具最近一年非常火爆,但很多人却因为网络限制和注册门槛而无法使用。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套壳”类网站,通过简单的代码部署到海外服务器,就能实现类似官网的功能,再通过会员充值或购买次数来盈利。
我的项目虽然也是“套壳”,但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作为一名程序员,我对新技术总是充满好奇,想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另外,我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也经常需要使用智能聊天工具,但由于网络限制,无法直接访问官网,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套壳”版本,方便自己使用。
项目功能与实现
最初,我了网页版,但后来发现手机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于是又了微信小程序版。这样,我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智能聊天工具了。为了方便不同场景的使用,我还预设了多种角色,并精心调试了问答机器人,使其在特定领域或场景下表现更佳。
项目开源
现在,我决定将这个项目完全开源,供大家学习或部署使用。不过,微信小程序端不建议大家发布,因为目前微信平台不允许对接智能聊天工具,审核通过的概率很低。我的小程序之所以能上线,是因为发布得早,且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访问量非常小。
项目效果展示
先来看看项目的效果图,这样能更直观地了解它的功能。网页端和微信小程序端的功能基本一致,只是布局上有些小差异。
网页端
网页端可以根据类别进行划分,每个类别下有多种角色。聊天页面类似微信,左侧是联系人列表,右侧是对话框,下方是输入框。对话框中,用户的输入显示在右侧,智能聊天工具的回复显示在左侧,并且支持格式转换。
微信小程序端
微信小程序端的布局和功能与网页端类似,同样支持积分扣减功能。
后端技术选型
后端我选择了使用 Spring Boot 进行搭建,同时结合了 WebSocket、Redis 等组件。选择 Spring Boot 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名程序员,我对 Java 和 Spring 生态比较熟悉,而 Spring Boot 作为一个开源框架,简化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部署过程,具有以下优点:
- 简化配置:Spring Boot 提供了自动配置功能,根据项目依赖自动配置各种组件,无需手动编写大量配置文件,大大提高了效率。
- 内嵌服务器:Spring Boot 内置了常用的服务器,如 Tomcat、Jetty 等,可以直接将应用程序打包为可执行的 JAR 或 WAR 包,简化了部署和运行过程。
- 良好的扩展性:Spring Boot 基于 Spring 框架,可以与其他 Spring 生态系统的组件无缝集成,如 Spring Data、Spring Security 等,进一步拓展了应用的能力。
项目环境搭建
搭建 Spring Boot 项目环境非常简单,只需要几个步骤:
- 在 IDE 中创建一个新的 Spring Boot 项目,可以选择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或者直接创建一个空的 Maven 或 Gradle 项目。
- 在项目的依赖管理文件(如 pom.xml)中,添加 Spring Boot 的启动器依赖。
- 编写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的入口类,并添加一些配置和组件,如定义数据源、配置日志等。
至此,一个简单的 Spring Boot 项目就搭建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集成智能聊天工具的 API 实现功能。
集成智能聊天工具 API
为了实现智能聊天功能,我们需要先了解智能聊天工具 API 的相关信息。智能聊天工具提供了各种自然语言处理的功能,其中包括对话生成模型。要使用这些 API,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 注册账并获取 API 密钥:在智能聊天工具官网注册账,并获取 API 密钥,用于进行请求。
- 集成 API 到 Spring Boot 项目:添加智能聊天工具的依赖到项目中,这里我使用的是另一个开源项目。
- 使用 WebSocket 实现实时通信:WebSocket 是一种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实现双向通信的协议,通过该协议可以在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实现实时的双向通信。
WebSocket 实现
WebSocket 的连接一旦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持久性地保持连接,双方可以随时发送和接收消息,达到实时通信的效果。这种实时通信对于聊天应用、实时数据展示和协同编辑等场景非常有用。
- 添加 WebSocket 依赖:在项目中添加 WebSocket 的依赖。
- 建立连接:建立 WebSocket 连接时,需要传递用户参数。
- 接收前端消息并调用 API:接收前端发送的消息,并调用智能聊天工具的 API 进行响应。
数据库设计
项目中主要涉及到三张表:role_category
、role_info
和 role_params
。
- role_category 表:存放角色分类,如娱乐、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
- role_info 表:存放角色描述信息,包括角色名称、简介、图片等,主要用于角色列表展示。
- role_params 表:存放角色参数,包括模型、最大 token 等核心参数。
总结
这次分享主要介绍了项目的后端实现,前端和小程序端的实现将在下次继续分享。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获取更多信息。代码获取方式:关注公众,发送“后端”获取后端代码,发送“小程序”获取小程序代码,发送“前端”获取前端代码。
另外,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我会尽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