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木匠:一把梳子的传奇故事
最近,我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上市公司,发现了一家以梳子起家、上市十年从未更改过主业的企业——谭木匠。这家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港股第一家、甚至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家以木梳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谭木匠的独特之处。
创始人出身草根,企业文化接地气
谭传华的传奇经历
提起谭木匠,不得不先说说它的创始人谭传华。这位草根出身的重庆木匠,人生经历可谓传奇。18岁那年,谭传华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右臂,此后的工作生涯也屡屡碰壁。1981年,他在流浪途中靠着一张2块钱的画像,萌生了靠手艺挣钱的想法。1993年,他带领十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在一个废弃的种猪场里办起了厂子,开始卖木梳。1995年,“谭木匠”品牌正式设立。
谭传华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烧掉15万把不合格的木梳,展现出非凡的气魄。经过26年的耕耘,谭传华如今已成为身家11.47亿港元的总裁及执行董事。
接地气的企业文化
谭木匠的企业文化与其创始人一脉相承,强调“诚实、劳动、快乐”。公司不仅在年报中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发展历程,还始终坚持“细小品牌”、“小”的定位,致力于打造“能流传500年的梳子品牌”。此外,谭木匠还热心公益事业,持续招收残障人士,2025年年报显示,公司聘用了360名残障员工。
业绩曾下滑,但毛利率一直坚挺
门店数量波动
谭木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三年来,公司国内门店数量持续下降,关闭的加盟店数量明显多于新开门店。截至2025年6月末,国内特许经营加盟店总数为1223家,与2025年末持平。而在国外,门店数量已减少至4家,显示出谭木匠还未真正“走出国门”。
业绩起伏与宣传推广
2013年,谭木匠在上市四年后迎来业绩爬坡期,但2025、2025年受网购冲击和百货零售行业调整影响,业绩出现双连降。为应对危机,谭木匠开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2025年宣传推广费较以前年度翻了23倍。公司通过调整门店选址、注重研发、拓宽线上渠道等措施,成功在20252025年止住业绩下跌,迎来小高峰。
高毛利率与净利率
谭木匠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自2009年上市以来,公司销售毛利率从未低于60%,销售净利率也未低于32%。尽管近几年略有下行趋势,但这两个“血赚”的指标依然秒杀不少上市公司。谭木匠的高毛利主要得益于其礼盒类产品的销售,这类产品至少贡献了65%的营业收入。
资金充裕,首发募集资金10年用不完
净利润相对稳定
谭木匠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20102012年,净利润增幅较大,2012年净利润是2010年的1.91倍。20132025年,净利润水平基本维持在1.2~1.3亿元区间内,相对稳定。2025年由于加大了营销力度,净利润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仅为4.17%。
回款及时与闲钱充裕
谭木匠对加盟商采取先结清货款再交付产品的规定,有效控制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2025年以前,应收账款余额基本在300万元以内,但2025年上半年由于放宽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飙升至770万元左右。尽管如此,谭木匠的闲钱依然较为充裕,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常年零贷款
谭木匠的有息负债基本是银行短期贷款,由于资金充裕,除2013年、2025年以外,上市以来银行贷款金额为0。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首发上市募得的约1.168亿元募集资金,用了10年还未用完。
年年高比例分红
谭木匠一直坚持年年分红,自2009年上市以来,累计股息支付率为61.64%,累计派息约6.5亿元,是累计的5.57倍。2009~2025年各期的股息支付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2025年起更是连续两年每年派息超过1亿元,基本将当年的净利润全部用于派息。
结语
上市十年,谭木匠以“小作坊”的形式向股东交出了一份业绩小幅提振、毛利六成、净利三成、资金充裕零贷款的答卷。作为资本市场对谭木匠的回报,股价也随之悄然走高。然而,在线下门店的规整和如何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审美及礼品属性的产品推广到国外方面,谭木匠的小木工艺品之路,还需继续走下去。
谭木匠的成功证明,传统行业一样可以赚钱,一样能带来高回报。低杠杆叠加高,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谭木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注,抵住其他赚钱的诱惑,聚焦在某个领域内,持续创新和超越竞争对手。同时,公司通过提高毛利率的方式,塑造品牌,主抓礼盒销售,将工艺品卖出一个好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