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功能的设计与优化:从产品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思考
为什么要做分享功能?
分享功能在现代APP中几乎是标配,但它的意义远不止“让用户分享内容”这么简单。从产品、分享者到被分享者,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1. 对产品的好处
分享功能是产品推广的利器。通过用户的社交圈,产品信息可以快速扩散,实现低成本、大范围的曝光。无论是病毒式营销还是口碑传播,分享都是前提。比如拼多多的“砍一刀”,就是通过分享功能实现了用户裂变,迅速扩大了用户基数。
2. 对分享者的好处
分享不仅能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还能带来物质回报。比如,分享有趣的内容或超值商品,可以提升自己在社交圈的影响力;而像拼多多的“分享得现金”活动,则是直接的物质激励。
3. 对被分享者的影响
分享功能是一把双刃剑。被分享者可能对内容感兴趣,也可能感到被打扰。比如拼多多的“砍一刀”虽然让用户增长迅速,但也让很多人对它的好感度下降。
分享功能的准备
在分享功能之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首先,需要在目标渠道注册者账,并通过审核。比如,如果计划分享到微信、QQ、微博等平台,就需要在各自的开放平台注册账并创建应用。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所以提前规划非常重要。
分享的三种形式
1. 图文链接
这是最常见的分享形式,通过传递图片、标题和描述信息,渠道方APP会按照固定格式展示内容。
2. 二维码图片
通过生成带有跳转链接的二维码,用户可以通过扫码访问内容。这种形式便于保存和传播,但如果渠道方不支持二维码识别,功能就会受限。
3. 口令码
口令码是特定APP内的一种分享方式,比如淘宝的“淘口令”。用户口令后,APP会自动识别并跳转到相关内容。这种方式虽然安全,但限制了用户的分享范围。
分享渠道的选择
分享渠道的选择要根据产品受众的特点来决定。对于受众广泛的内容,如音乐、文章、视频等,可以支持多个渠道;而对于受众较窄的内容,如招聘信息,则只需支持微信、QQ等常用渠道即可。
别忘了生态内的分享
大厂们通常有自己的生态体系,分享功能也会优先支持自家产品。比如网易云音乐支持分享到网易大神,今日头条支持分享到多闪。
分享后的用户引导
分享的最终目的是引导用户进入产品,并浏览更多内容。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引导方式:
1. 微信小程序
如果产品有小程序,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分享的小程序进入指定页面,体验流畅。
2. H5页面
通过H5页面分享内容,用户可以在页面上点击“打开”按钮,唤醒APP并跳转到指定页面。但要注意,某些渠道(如微博)不支持H5页面唤醒APP。
分享页面的设计
分享页面的设计要根据产品特点来优化。以下是三个典型产品的设计:
1. 网易新闻
新闻类内容的分享页面通常包含顶部和底部悬浮栏,展示热门评论和推荐文章,目的是吸引用户点击并下载APP。
2. 作业帮一课
在线教育类产品的分享页面支持完整的登录、下单、支付流程,方便用户直接购买课程。
3. 虎牙直播
直播类产品的分享页面允许用户通过Web页面浏览更多内容,逐步吸引用户成为忠实用户。
总结
设计分享功能时,需要根据产品受众的特点、内容的传播需求以及技术实现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分享形式和渠道。同时,分享页面的设计要围绕核心目标,引导用户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进入产品,最终转化为忠实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