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助力编程教育 小学生轻松入门代码世界

中午吃什么?用编程来解决

  在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的小程序社团作品发布会上,一款名为《美食推荐机》的小程序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小程序由五年级学生,他们将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与微信小程序结合,帮助用户解决“中午吃什么”这一难题。

小程序如何运作?

  《美食推荐机》不仅可以通过对话方式让AI推荐美食,还能随机生成一个美食供用户选择。项目组在确定小程序的主题和运行逻辑后,学生们在寒假期间攻克了接口调用的技术难题,成功出这款小程序。这也是学校首个由小学生自主的AI小程序。

大语言模型的崛起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发展迅速,其中DeepSeek的代码能力尤为突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微信小程序也接入了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这些大模型的发展,让学生和老师能够更方便地通过提问的方式让AI自动生成小程序代码。

编程教育的变革

  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的MYP协调员唐荣华表示,以往的信息课通常只能让学生学习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编程则主要靠学生课外自学。而现在,有了人工智能生成代码,学生只需掌握一些基础的编程思想,就可以进行程序创作。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接触到更真实的场景,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通过AI实现创想,获得更多成就感。

微信小程序与教育的结合

  自2024年以来,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与微信团队合作,尝试将微信小程序与教学融合。通过微信团队公益搭建的小程序教育平台,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融合课、科技社团等场景进行跨学科教学。在老师的带领下,103名中小学生在短短4个月内出了113个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的广泛应用

  微信团队介绍,目前微信小程序日活跃用户已超过6亿,在中国拥有超过500万者,带动了1163万个就业岗位。微信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孟竞帆表示,全国已有上百所学校将微信小程序纳入教学计划,小程序非常适合跨学科融合。微信团队希望通过小程序与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将代码原理转化为实际成果,并应用于社会和生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项目制实践的价值

  微信团队还强调,通过项目制实践,学生可以完整体验从前期调研、讨论、策划到实施和应用的全过程。这种实践方式不仅替代了简单的体验式学习,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总结

  《美食推荐机》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小学生们的编程能力,也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微信小程序与教育的结合,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还能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