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团队揭秘:打造媲美原生应用的微信小程序开发全攻略

微信小程序真的能“即用即走”吗?

  一夜之间,微信小程序刷爆了行业网站和朋友圈。张小龙曾说过,小程序能让用户“即用即走”,但这是真的吗?它的功能能和动辄几十兆的APP相比吗?小程序是不是意味着应用的一次推倒重来?企业的运营成本会不会因此增加?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小程序的秘密:从腾讯自选股说起

  今年7月,腾讯自选股团队接到微信的邀请,参与一个Web+的应用测试。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微信小程序的首批内测。三个月后,“腾讯自选股”成为第一个成功的微信小程序。相比于庞大的APP,它无需下载、安装,用户可以在微信内一键即达,实现盯盘、看盘、在线交易等核心功能。用户无需离开微信,就能边聊天边看盘,甚至进行股票交易,体验与大户室几乎无异。

揭秘一:内容取舍,适配场景

  小程序的特点在于“轻”。自选股小程序的安装包只有900K,轻装的实现首先来自于内容的取舍。小程序不是对APP的原样照搬,而是对深度、专业的资讯服务做了取舍,只收录支持个股的部分资讯。在微信里,用户可以通过订阅、服务等多种渠道获取资讯,小程序不必重复建设,而是主要适配交易与交流同步的应用场景。

揭秘二:WebSocket协议实现数据实时性

  显示实时行情是股票应用的核心功能之一,但实时数据传输最占用网络资源,也影响小程序应用的流畅性和用户体验。自选股小程序采用WebSocket协议,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往数据更新多采用轮询机制,客户端按一定周期频率发起数据请求,占用网络资源较大。而WebSocket协议下,服务器有数据更新时主动PUSH,降低了无效的网络传输,增强了数据的实时性。

揭秘三:数据缓存加速数据呈现

  自选股小程序通过数据缓存,加速页面的数据呈现。本地缓存文件最大可以达到10M。数据显示,80%用户的自选股不超过20支,一只股票的缓存数据大约300K,10M的缓存空间足够缓存30支以上的股票。这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足够,而且实现了用少量数据支持页面的流畅呈现。

揭秘四:响应式绘图适配不同机型

  Canvas在使用前需要设置大小以便占位。而在小程序中,Canvas不支持RPX的方式,需要动态添加图形的宽高数据。自选股小程序在启动程序时即在后台记录用户所用设备的屏幕尺寸,进入Canvas绘制页时在OnLoad方法中计算Canvas大小并设置画布,完美解决了响应式绘图的问题。

揭秘五:简洁的UI平衡美观与实用

  自选股小程序的UI十分简洁。与iOS不同,从UI到整体前端处理大部分采用CSS做渲染。对个别需要用到PNG的设计元素,进行无损压缩。这让小程序在页面的美观与程序的轻灵之间找到了平衡。

揭秘六:人性化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股票应用来说,任何一支股票的异动都需要马上看到变化,否则对用户来说是致命缺陷。自选股团队认识到,小程序之轻绝不能以牺牲核心功能和用户体验为代价。因此,在团队的建议下,微信团队专门了小程序动画支持功能。现在,自选股小程序中,股票一旦发生价格变化会自动闪烁,提醒用户重点关注,功能完全不输APP。

揭秘七:人人可做小程序

  “自选股小程序代表了目前微信小程序的标杆和极限。”Poppy对此十分自信。股票类应用本身是比较复杂的应用。自选股小程序成功,相当于厘定了小程序的边界。只要你的应用不比自选股更复杂,就一定能实现小程序应用。

揭秘八:流量入口的争夺将再次开启

  小程序规避了过去加载应用必需的扫码、下载、安装等繁复过程,更容易触发用户应用,更方便商家留存用户信息。微信月活量已经超过八亿,已经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其中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入口。微信小程序的出现,可以帮助O2O行业获取更多用户,是个绝对的利好。Poppy认为:“基本上,服务类的商家都适合做小程序。”

小程序的未来:轻应用的新机遇

  有人说,互联网APP创业的风口正在关闭。但小程序所倡导的基于微信环境的轻型应用的理念,为已陷入增速减缓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一股清流,为服务类APP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启发。小程序的更为容易,只需一套代码就适配所有机型,视应用复杂程度,最多五六个人一个月就可以搭建出来,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分享